2007年主要论文介绍

发布者:yhj发布时间:2007-12-27浏览次数:1422

信息化评估理论方法的比较研究()(下)

《图书情报工作》2007年第11期,第12    李农

摘要:通过系统梳理国内外信息化评估理论和方法,提出不同时期人们对信息化评估的视角在变化,早期是以关注社会发展的特征为主,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围绕社会发展的需求,而近几年来更关注“市场”发展趋势,其主要原因是现代信息技术革命对社会发展的冲击。指出,从宏观上看,信息化评估的方法与人们对该问题认识的视角密切相关,而从微观上分析,它还受社会发展需求的影响。整篇的上半部分主要系统梳理评估理论与方法的发展过程,下半部分主要比较,分析与论证。

 

智能化社区:信息时代的社区形态

《图书情报工作》2007年第9   楼培敏

摘要:智能化社区是信息时代的社区形态,在全球信息化的浪潮中已成为世界各国信息化的目标。宽带基础设施、知识型劳动力、创新意识、电子民主、市场行销是发达国家智能化社区的价值指标;创新政府服务模式、创新管理运作模式、缩小数字鸿沟、倡导信息资源充分开发有效利用与集约共享是发达国家智能化社区建设的经验启示。

 

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网建设现状 —一项基于网络调查的分析

《图书情报工作》2007年第1   楼培敏等

摘要:本文依据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网的使命与特点,设定网络支持要素和网络资源要素二大类15项指标,并应用这些指标对全国省以上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网进行网上调查。调查显示:近年来社科机构网络化建设提速发展,但网络化水平和网络水平仍低于高校与政府部门,且存在明显的数字差别;网络支持技术和网络功能尚未得到充分应用与开发,影响到社科研究资源的有效利用与开发。建立共享平台和网络话语权是社会科学应对Internet挑战的重要举措。

 

关于伯恩施坦几个观点的评析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年第6     徐觉哉

 

促进上海城市群发展的重大体制与机制研究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7年第8    郁鸿胜

 

主流文化与网络文化:两种精神维度的融合与差异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7年第12    王十禾

 

政府信息公开的成本效用分析

《情报理论与实践》2007年第6    丁波涛

摘要:本文采用微观经济学中的“成本—效用”工具,构造了政府信息公开的成本效用模型,并以此模型为基础,分析了政府信息公开中的信息收费、信息寻租、外部效用和市民的机会成本等问题。

 

获奖广告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新闻记者》2007年第4    戴丽娜

摘要:通过对中国广告节(20022006)近五年2854幅平面获奖广告作品的实证研究,分析获奖广告所塑造的女性形象。通过对年龄、职业倾向、暴露度、角色间的关系等十二个变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近五年获奖广告在塑造女性形象方面依旧存在严重的刻板化现象。获奖广告塑造刻板化形象的原因有:客观原因:广告制作人员缺乏社会责任感、评奖过程中缺乏相应评判标准;直接原因:评委性别比例失衡,话语权力失衡。根本原因:商业利益驱动;历史原因:以及传统文化的影响。

 

上海报刊读者购阅行为调查与解析

《新闻大学》2007年第3      武志勇   戴丽娜

 

从“主导”到“主流”:试析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制度支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7年第3      轩传树

摘要:科学发展观是当代中国社会在发展问题上的主导价值观,但诸多社会现象表明它还没有成为主流价值观。当前,要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使之逐渐成为全社会普遍认同并自觉践行的主流价值观,不仅要有一系列政策措施,更要把依靠的重点转向深化改革、完善制度。只有通过制度创新,才能为科学发展观的落实提供制度支持。 

 

与时代精神同步,沟筑中外学术交流桥梁  

《国外理论动态》2007年第2      轩传树

 

历史与现实之间——当前国外学者对赫鲁晓夫“秘密报告”的再解读

《俄罗斯研究》2007年第1       轩传树

提要:今年,国外尤其是西方学者抓住秘密报告50周年之机,在报刊杂志上连篇累牍地发表纪念性评论文章,对其进行再解读。一时间文章数量之众,观点区别之大,纷纷扰扰让人眼花缭乱。但是,如果选择有代表性的文章,再按照各学者的分析视角进行归纳与梳理,我们就会发现他们解读秘密报告的视角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历史影响、赫鲁晓夫的动机、苏联/俄罗斯政治演进的规律。同时,我们也可以清楚地看出他们的大致立场和态度,以及他们对共产主义的过去如此念念不忘的真实意图。

 

网络环境下人类价值观面临的挑战与跨越

《云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3    楼培敏

摘要:每一种以特定的生产要素、生产工具、生产手段为基础的生产方式都产生着自己的价值观,并且总是与传统的价值观发生着冲撞。面对Internet的挑战,一种以追求“速率”为核心,以商品化和共享性为两极表现,以结构优于知识为具体实施的崭新网络价值观正在形成。以电子政府、电子商务、电子娱乐和远程教育、远程医疗为标志的互联网应用,在创造人类生活和社会活动新模式的同时实实在在地创造着价值和使用价值,创造着网络价值观。

 

网络环境下社会科学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

《贵州社会科学》2007年第12     楼培敏

 

试论网络传播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贵州社会科学》 2007年第12     崔建国

 

论和平发展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

《毛泽东思想研究》2007年第12     田作高

 

不容忽略的警示:全球气候异常

《生态经济》 200710     张赐琪

 

信息时代的国家安全战略

《国际关系研究》2006年第4      张新华

 

信息时代的国际关系范式和国家安全战略

《国际关系研究》2006年第3     张新华

 

基于BS7799的金融企业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构筑

《情报杂志》 2006年第11      惠志斌

 

我国突发公共事件应对的社会学思考

《新华文摘》200612月论点摘编 

(原《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年第7     张赐琪

 

 

                                        (排名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