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良美《试论环境和环境文明》

发布者:李良美发布时间:2008-09-01浏览次数:125

 

环境是先于人类而存在的客观物质世界。这就是说,在人类未出现之前,地球就已经是客观存在的了。我们说人类共同生存在一个地球上,相对于人类主体而言,地球便是这个主体之外的“环境”。1972 6 月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 指出:对环境而言,“人类既是他的环境的创造物,又是他的环境的塑造者,环境给予人以维持生存的东西,并给他提供了在智力、道德、社会和精神等方面获得发展的机会。生存在地球上的人类,在漫长和曲折的进化过程中,已经达到这样一个阶段,即由于科学技术发展速度的迅速加快,人类获得了以无数方法和在空前的规模上利用其环境的能力。人类环境的两个方面,即天然和人为的两个方面,对于人类的幸福和对于享受基本权利,甚至生存权利本身,都是必不可缺少的。”

人类总得不断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在现代,人类利用其环境的能力,如果明智地加以利用的话,就可以给各国人民带来开发的利益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机会。如果利用不当,或轻率地利用,这种能力就会给人类和人类环境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害。在地球上许多地区,我们可以看到周围有越来越多的人为损害的迹象:在水、空气、土壤、森林以及生物中的污染达到危险的程度;生物界的生态平衡受到严重和不适当的扰乱;一些无法取代的资源受到破坏或陷于枯竭;在人为的环境,特别是生活和工作环境里存在着有害于人类身体、精神和社会健康的严重缺陷和问题。

人类对环境的认识有一个漫长的认识发展和深化的过程。它一方面依赖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进步的程度;另一方面又取决于人类自身文化素质的提高。过去没有认识的事物,今天已经认识了;今天还没有认识的事物,明天将会被认识。事物无穷尽,认识无止境。人类对环境的认识也是如此。

 

环境是一个复杂系统

 

所谓复杂系统,是指具有内在联系的诸多相关要素(子系统)的集合。由于它规模庞大、结构复杂、因素多种、功能综合,加上不确定性强,因此,必须运用系统综合分析和多级控制(集中控制、分散控制、等级控制)以及相互协调的方法才能取得最优效果。

事物的系统性,实际上具有与整体性同一特性。各个作为系统子单元的要素,一旦组成系统整体,就是具有独立所不具有的性质、结构与功能,形成新的系统的质的规定性,这种系统整体的性质、结构与功能不等于各个要素的性质,结构与功能的简单相加之和。在正常的现代环境系统整体中,其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不断进行,保持相对的平衡。如果这个系统整体中某一因素发生变化,在通常情况下,在一定限度和范围就破坏了系统的相对平衡,从而导致环境系统整体结构和功能的失调,使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受到威胁。

(一)环境系统的要素。现代系统理论指出,系统是由诸多相关要素组成,若缺一要素便不成为系统,环境系统之所以能发展,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而条件又是多方面的,这里只把主要的相对独立的条件列为要素。环境系统的诸要素都是有层次结构的,所以可以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来分析环境系统的要素。

环境一般是指事物的周围境况(状况和条件)。作为系统的环境其要素有多种,内涵丰富、深刻。

从社会角度看,人类在生存与发展中,以其共同的物质生产为基础。并相互发生和构成各种联系,包括思想的、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科学的、道德的、伦理的联系,这一切便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社会环境。社会环境范围广泛。它可以大至一个国家、地区,小至一个村庄、街道,工厂、学校。但由于其区域范围不同,其内容、功能也不一样社会环境按其范围可分为全球环境、国家环境、区域环境、社区环境等;按其功能作用可分为工业环境、农业环境、商业环境、文化环境、科技环境、教育环境等;按其社会要素性质可分为物理社会环境(区域内的建筑物、工厂、道路等)和生物社会环境(区域内的动物、植物等)和心理社会环境(人们的行为、风俗、语言、民情等)。   

从生物角度看,由人类以外的所有生物所组成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生物环境。生物之间互为环境,并且人类又组成人的生物环境。人类向生物环境索取食物,不断利用生物环境,使之适应自己的需要。人,一是作为生物人与其他生物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二是作为社会人与其他人与人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进行活动,并利用生物环境,但也可破坏生物环境。如环境污染就是突出的事例。   

从自然角度看,环境是指自然界客观存在的不受人为干预的物质世界的总体。它包括土壤、水、空气、岩石、矿藏、动物、植物和阳光等。这些物质和能量基本存在于地球表层和表层的外围空间。对于岩石、土壤、水、大气等外围空间可分为岩石圈、土壤圈、水圈和大气圈;对于动物、植物、人类生存的地球表面层,可以称之为生物圈。我们通常所说的环境,无疑是包括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一切自然因素的总体。它着重指的是围绕人群的各种自然因素。正如1989 12 月,我国颁布的《 环境保护法》 第一章第二条指出: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从上述可以看出,这里所说的环境系统主要是指围绕人群的各种自然因素(要素)的集合。如自然界中大气、水、土地、森林、物种、矿产等所组成的集合。如果将其概括、提升、即指自然界中的光、热、气、水、土以及各种有机和无机元素的集合。所谓无机元素,包括太阳辐射、温度、空气等气候因子及其物理因素如碳、氮、二氧化碳、氧、水、矿质盐等;所谓有机元素,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腐殖质等。它们为生物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所需要的环境因素,因而构成了生物和环境的统一体(即系统)。自然环境一般可分为天然的和人工改造的两大类。前者可称之为原生系统,或称第一环境,包括大气、水、土、海洋。矿藏、森林等;后者可称之为次生系统,或称第二环境,包括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城镇、乡村等。这些都是构成自然环境系统的基本要素。

(二)环境系统要素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物质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以空间和时间作为其存在的形式。环境系统作为一种事物,从空间来观察,是它内部和外部的横向联系构成一种相对稳定静止和保持质的稳定性的状态,使它作为一个系统而出现;从时间来观察,是它前后联系,构成事物的产生、发展和消亡的变化状态,使它作为一个过程而出现。环境系统就是这个系统和过程的统一。环境系统各个要素在空间上都是并存的,其相互作用,主要是以伸延性方式展开的;在时间上是以其发展变化的持续性、阶段性过程形式而出现。没有这个过程,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就无法存在,环境系统也不复形成。这些都是环境系统运动、变化、发展、作用的根本原因。

(三)人类对于环境具有双重身份。自然环境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在发展变化中,人类自身总是在其内部不断调整其与自然环境的适应性,来与不断发展变化的自然环境保持平衡。在正常的情况下,环境中的物质与人类之间保持动态平衡,使人类得以正常地生存、发育、成长,并从事生产劳动,在从事生产劳动之后,可以迅速解除疲劳,同时激发其智慧和创造力。反之,环境如果受到污染和破坏,人类就得不到从环境中给予需要的合成化学物质,人与环境的协调、统一关系就会遭到破坏,因而引起人类肌体疾病,甚至导致死亡。

人对于自然环境的双重身份,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人类是地球生物圈的一部分,受自然生态环境系统的约束;另一方面,人类能为自身生存创造条件,从而可以改变环境,以构成对地球环境的一个内在的扰动源(这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所在)。在一定意义上说,物质文明程度越高,人类相对于自然环境的自由度就越大,对自然环境的干扰就越强。正如前面所说,在原始时期,人与自然的关系可以说表现为主客不分、混浊不清的状态。这时,人类对其周围环境的影响是局部的、微小的;是自然支配着人,控制着人,而不是人支配自然,利用自然。到了农业社会时期,人与自然的关系开始时仍以自然为主导,后来随着生产力发展,人类逐步掌握了一些较先进的物质手段,人干预自然的能力逐步提高。即由刀耕火种变为固定农业生产,从简单的自然直接消费进入对自然的投入和加工,于是迎来了人类历史性的转变——人成为自然的“主人”,而自然却成了人的奴隶。进入工业革命时期,人类所掌握的物质手段愈来愈先进,干预自然、利用自然的能力愈来愈提高。迅猛增长的物质财富,又不断强化人类征服自然的欲望,于是人类对自然的征服感和占有欲望愈来愈强烈。它所付出的代价却是严重地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目前,人类干扰自然环境的强度,在一些方面,甚至是在不少的重要方面,可以说已经超过了地球环境系统的自然调控能力,从而引起了触目惊心的全球环境的恶化,这不能不给人类敲响警钟:人类在造成一个又一个经济奇迹的同时,也正在一步又一步把人类自己推向毁灭的边缘!

(四)现代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人为因素造成的。环境问题古已有之。不过,在19 世纪产业革命前,由于科技发展水平不高,社会生产力和人口发展缓慢,因而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干预有限,即使出现一些环境问题,也可以通过生态环境系统自身的进化得到解决,人类与资源、生态、环境比较能够和谐、协调发展,就是出现一些不协调,也不致对人类和整个经济,社会活动产生实质性的影响。然而,在产业革命之后,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几十年间,世界科技迅速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加上人口剧增,消费加大,人类对自然资源超越索取,致使生态失衡,环境遭到破坏,并带来了一系列始料不到的严重后果。这样,原来不成什么问题的环境也就成问题了。

环境问题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由自然因素的失衡和污染所造成的,如地震、火山爆发、风灾、水灾等自然灾害所引起的;另一类是由人为因素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以及生态环境的被破坏。如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超越了环境自身的承载能力,或人类在从事生产活动时向自然界过度地排放大量废弃物,结果造成自然资源枯竭和对生态环境的恶化。这是属于人为造成的环境问题。我们通常所说的环境问题,主要是指人为因素所造成的,当然与客观的自然因素也有联系,我们不能忽视。

(五)环境与“生态”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环境是相对于主体而言的,任何事物都有其环境,但并非什么事物都有生态。“生态”在19 世纪时生物学家用其表示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后来,日本学者将其译为“生态”,意思是指“生存状态”。到20 世纪初,一些社会学家和地理学家研究“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将“生态”的含义拓宽为“生物和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环境是标示主体存在条件的一定时空物质实体的总和。世界上的生命和非生命都处于一定的环境之中但只有生命才处于生态中,生态是以生命为主体的环境。因此,对任何生命而言,其环境都是一个生态系统。人也不例外,因而生命必须当作生态来理解。
   
在生态系统中,人只是特定时间、空间中的“有限存在物”。在生态系统结构中,人属于生物群落中的“消费者”,他处于与生物群落中“生产者”与“分解者”的关系中;处于与非生物环境的能量交换中。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是消费生产者,但最终必然被“分解者”所分解,被生产者所消费。尽管人的“消费者”地位,人有高度发展的智慧和人的极其旺盛的性和生育能力,但也应该看到有一个不可忽视的现实:人是“消费者”,是依靠消费进行光合作用的绿色植物这一“生产者”才得以生存。这是人类崇拜、爱护土地的最深层的根源。因为只有上地才能生长绿色植物和五谷牲畜。绿色代表生命,绿色代表生态:绿色代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的根基,其原因盖出于此。

 

现代环境问题的基本特征

 

与古代环境问题相比较,现代环境问题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一)全球性。所谓全球性,一方面表现在当今世界各国、地区都有各种不同程度的环境问题发生;另一方面每一个重大环境问题都关系到全球,如大气污染,温室效应,臭氧层被破坏等,其影响范围非常广泛,后果往往导致全球性环境问题,如全球气候变化,海平面上升和紫外线辐射增强等,以致跨越区界、国界,形成区际、国际、洲际性的污染。全球性环境问题必然对区域性环境造成深远影响,而区域性环境问题治理不好有可能发展成全球性环境问题。我们研究环境问题,既要考虑区域性环境,又要考虑全球性环境,甚至有的更要着重考虑全球环境,因为现在任何国家或地区的环境问题都离不开全球环境。两者必须相互协调,不能孤立其一。

(二)综合性。以往的环境问题大都是单一的行业性的,影响范围有限,而现代环境问题则是多方面的,全方位的、综合性的。往往在同一个地区同时发生诸如森林污染、酸雨蔓延、草地退化、土壤沙漠化、气候变温等,其后果不仅关系到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的发展问题,而且还直接关系到人的健康问题(这无疑是对社会生产力的损害。要解决这个问题,只从某一个方面,某一个问题着手治理,无济于事,必须全面规划,综合治理,方能见效。

(三)动态平衡性。现代理论物理原理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经历一个从平衡到非平衡再到新的平衡的过程。所谓平衡和非平衡,是指衡量和标志事物运动发展协同、差异状态和过程的一种比例关系。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其内部存在着许多不同的联系和差别的因素,并由此构成一定比例关系。其比例关系达到和能维持一定值时,诸因素之间呈现协调、和谐、一致、适应和均衡等状态(关系),这可称之为平衡状态。反之,则称之为非平衡状态。平衡与非平衡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转化,其“依存”、“作用”、“转化”,是通过“一定值”的“中介”作用来实现的。这个“一定值”,可根据事物性质表现为一定的“比例量”、“促协力”、“负熵值”等。只要这个“比例量”、“促协力”、“负熵值”能够维持不变,事物就仍处在平衡状态之中。反之,就呈现非平衡状态。
   
所谓“新的平衡”,就是指“动态平衡”,即在自然环境系统中,人的生存与发展是依靠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发展社会生产力来实现的。因此,自然环境系统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在这变化过程中,人与自然系统要达到“动态平衡”,人、技术、资源、环境要达到“动态平衡”,这就要求对被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和环境给予合理补偿,才能使资源环境系统旧结构保持相对稳定,使其系统能量和物质的输出和输入能接近相等,以恢复其原先的平衡状态。这种环境平衡状态只能是动态的、相对的平衡,即建立在系统结构成分不断变化、物质和能量不断流动基础上的平衡,而不是静态的平衡。

(四)有价性。生态环境有没有价值,这是生态环境经济研究中的一个根本性问题。长期以来,按照传统的价值理论,生态环境(特别是天然环境)既没有劳动的参与,又不能进行交换活动,所以尽管环境为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所需要的全部物质资料,但它是没有价值的。正是由于不承认环境的有价性的存在,人们在追求利润最大化原则的驱动下,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性的开发,造成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   

随着人们对环境认识的深化,传统的价值理论也得到了修正和完善。现代价值理论不仅包括劳动的参与和进行交换活动,而且还包括市场价值、存在价值和对生态环境改善、满足人类健康以及生存与发展需求的价值,并且后一种价值是有限的、很稀缺的,但又是极其重要和不可缺少的。从这个层面上看,自然环境不仅能够满足人类的物质资料、健康和生存与发展的需要,而且是有限的,很稀缺的。环境也是资源。因而是有价值的。同时,按照“以人类与生物圈相互作用为中心,以人类社会与生物圈的共生、共存为最高价值”的现代生态价值理论原则,自然生态环境也是有价值的。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对其定量化和计算、比较、评价其用途和效用的大小,使其与经济利益紧密地联系起来,承认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价值,承认和保护生态环境系统最初始的生产过程,实现人类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五)区域性。现代环境既有它的全球性、整体性、又有它的区域性,这是因为环境问题受到不同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条件、人口密度、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环境容量和人类活动方式的影响和制约,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性。有些地区条件好一些,其环境状况就好些,反之,其环境状况就差些。所以,在环境的管理和环境的整治上,要根据不同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采取不同的管理和治理措施。

(六)社会性。现代环境并非是单纯的自然环境问题,而是渗透着和牵涉到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如城市、乡村;生产、生活;现实、未来;企业、家庭;乃至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技、体育、卫生、军事、法律等方面,从而呈现环境问题的社会性。英国、美国、日本、意大利等一些国家的总统选举,不乏把解决环境问题作为竞选的一项社会政治纲领。现在许多国家的环境问题都成为群众性社会运动的重要内容。这反映了现代环境问题的社会特征。

(七)高智能性。随着现代高科技的发展而产生的环境问题,如采用核技术发电装置和导弹试验,若管理不善,一旦核燃料泄漏,造成核辐射和大气污染,直接影响和伤害人体健康和给周边环境带来极大危害。对此,不仅要采取综合措施,而且还要运用高智能、高科技手段,才能得到解决。

(八)可控制性。由于现代环境问题的性质和形成环境问题的因素、条件不同,构成环境问题的控制程度也不同。有的是可以控制的,有的是暂时还不能控制的。所谓可控制,是指对那些已经存在或可以预知的环境因素,比如一个国家、地区的人口、自然、地理、资源条件和经济、技术状况等是可以通过科学技术方法加以控制的环境因素,这称为可控制。所谓不可控制,是指那些不稳定、不确定或无法预知,或暂时还不能预知的环境因素,比如重大的和突发性的自然灾害带来的环境问题,一般都比较难以预知或暂时还不能预知,更不能马上加以控制,这称为不可控制。我们研究分析现代环境问题和采取保护措施,重点应放在可控制的环境问题上。当然对环境的不可控制性问题也应进行预测和超前研究。这是现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所决定的。

(九)长期性。现代环境问题是伴随经济和社会发展而产生的,环境问题的解决,也要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进行。因此,要有长期奋斗的准备。同时,环境污染是现代环境问题中最突出的问题,它面广,污染度高,危害性严重,往往老的污染问题未解决,新的污染问题又来了。如每年人工合成的新化学产品、新农药产品数以千计;每年从湖泊、河流、河口、海湾积存的底质又成为新的“第二次污染”;由能源污染、石油危机所引起的能源重新转向煤炭所带来的新的污染和因利用大型处理厂处理生活污水、水中含有大量营养性氮、磷化合物,再加上城市洗涤剂的大量应用,排入水体,导致严重的水体营养问题,更是积重难返。这些都不是短时间所能解决的问题。

 

重在环境文明建设

环境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复杂问题。环境问题的解决,要做许多工作,包括发展环保科技、强化环保法律、经济手段,加强环保教育,增强环保意识、改革环境管理体制等,其核心是要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创建崭新的环境文明。环境文明也称生态文明,或称绿色文明。它将冲破一切旧的生态环境问题上的传统观念,改变传统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生产方式、消费方式,而建立起新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以此改变着整个世界。   

如果从生态环境与文明发展的关系上将人类文明进行划分的话,大致可以将其分为三种类型的文明。   

第一种类型的文明,是依靠土地资源的农业文明。第二种类型的文明,是依靠开发地球自然资源的工业文明。第三种类型的文明,是依靠人类自身智力资源和信息资源,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系统的基础上,使全球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环境文明。   

根据国内外各方面专家学者的见解,环境文明的基本内涵与发展方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类要尊重自身首先要尊重自然。环境文明所提供的基本观念是全球生态环境系统整体观念和相互联系的观念。人类与自然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以损害自然界中的生物物种来满足人类无节制的需求,只能导致整个生态环境资源的破坏,最终危害人类自身。因此,环境文明表明为人的自然观,即人类重新认识自身与自然的关系。从自然的角度上说,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而不是自然的主宰。这就是说,人与自然是平等关系,而不是主从关系,更不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在评价自然物种的非经济价值时,要承认物种有其自身天然的生存的权利。人类要重视自身首先要尊重自然,在自然规律所允许的范围内与自然界进行能量的交换,否则必然会遭到自然的报复。

(二)价值观的革命。人类的价值观的革命是一场深刻的思想文化领域的革命。在人类发展历史上,西方文化摆脱了中世纪的愚昧和迷信,对于人类思想的解放起着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但后来由于人类自身需求的欲望急剧膨胀,人对自然的尊重被对自然的占有和征服所替代。资本主义社会以其生产资科私人占有的社会、经济制度又促使个人占有他人更多的物质财富为光荣和幸福,这一价值观进一步扩展到整个民族、国家的价值观上,更加剧了人对自然资源的剥夺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环境文明的提出,使人类开始意识到自己并不是自然的主宰,而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的价值观并不是以人本身为最终目标,人类的功利和幸福不能逾越自然所允许的范围;人类只有在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前提下,才能获得真正持续、健康的功利和幸福。但是功利、幸福与否及其程度的界定又是由人的价值观所决定的。环境文明是人类价值观必然的最终选择。

(三)保护环境是伦理道德的首要准则。环境文明的伦理道德是以维护地球环境系统正常运转,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优良状态为首要道德准则,人类其他的一切行为、道德都必须以服从这一道德准则为前提。

(四)把环境列入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文明发展结构理论应把生态环境资源作为社会结构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政治、文化“三领域”框架中加上“生态环境资源”这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建立起“四领域”的总体框架,因为优良的地球环境是人类文明发展与繁荣的基础和前提,人类文明必须把保持自然生态环境系统的正常运转作为重要标志之一。

(五)人类社会活动在经济发展基础上将转向以文化活动为主。在进入环境文明的时代中,人类社会活动将逐步由以经济活动为主转向以文化活动为主,即科学、艺术、教育、信仰、道德、伦理、审美、健康、娱乐等方面的活动日益成为社会活动的主要内容,人类的生活方式也将从着力追求物质利益和过度消费逐渐转向主要追求丰富多彩、简朴、清洁、健康、优美、舒适的“绿色生活”。

(六)尊重生命,珍惜生命。人类的生命是这个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它有着强大的生命力,正是这种强大的生命力使人类历史得以延续,正是这种强大的生命力才创造了人类的伟大文明。可是,在过去的历史行程中,人类有过太多的战争,太多的权力争斗和太多的仇恨、暴力,使许多的生命在痛苦的呻吟中死去。人类在当前生态环境危机条件下,决不能再让无数生命的花朵在无奈中凋谢。因此,人类应着力使未来的生命在明媚的阳光下开放出更美丽的花朵,使走向新世纪的每一个人都拥有一种尊重生命和珍惜生命的伟大情怀:不仅体现对待每一个感性物质的生命上,而且体现在对每一个人的心灵的关怀上;不仅体现在对每一个人的情感的需要上,而且也体现在一种终极的人性关切上,同时,生命的存在是有条件的。绿色是生命存在的环境要求的表征。保护环境,崇尚绿色和对生命条件和秩序重新进行科学安排是环境文明的基本要求。

(七)把追求知识、智慧和环境质量看作是人生的目的。表现在物质消费上,环境文明并不是把高消费作为人生的目的,把物质消费水平看作是社会地位的象征,它完全摈弃“增加和消费更多的财富就是幸福”的观念,而把追求拥有更多知识、智慧,使环境质量和生活质量提高看成是人类真正的幸福。在环境文明的消费生活中,高档商品不再是以消耗大量物质为标准,而是以知识、智慧的含量高,其环境质量好为标准。按照这种观念,拥有、利用和消费知识、智慧含量高,使环境污染少的商品被视为符合时代的行为。在环境文明建设中,创造知识、智慧,使环境质量好将成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发明、制造和销售知识、智慧含量高,对环境污染少的企业将大行其道、蓬勃发展,其商品最受消费者的欢迎,以致使生产、销售知识、智慧含量高,环境污染少的人受社会的尊敬。

(八)民主的“绿化”。对环境文明来说,生态环境危机并不是自然本身的危机,而是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和经济社会组织方式的危机。因此,解决问题的答案也在我们人类自身。这样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不能停留在具体的环境政策上,还应使整个社会的生态化,这必然意味着一种社会的民主的绿化也就是说,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化依赖于和要求人与人关系的生态化,而这种生态化的基本含义就是现行民主框架的进一步民主化。

同时,社会与经济制度的民主是人们建立丰富多样生活方式即社会生态化的重要基础。只有社会与经济决策和生产过程的民主,人们才能确保经济生产基于和服务于社会成员的实际需要,而不只是满足于资本的利润增值,才能有效监督生产过程及其产品的消费不会危害生产者和更大范围的自然生态环境。只有社会经济制度的充分与广泛的民主,人们才能将经济生产与经济理性置于社会需要及社会规范的控制之下。现代环境危机的社会原因,正是经济利益特别是资本利益成为一种不被限制的力量的结果。而广泛的民主是扭转这一状况的基本手段。政治与经济的充分民主既是社会生态化的基石,也是走向绿化社会的途径。

(九)促进整个人类的平等、合作关系。环境文明日益发展将使人类突破民族、国家、阶级、集团的藩篱,超越狭隘的个人利益和集团利益,而强调整个人类对地球环境的共同责任和义务,促进人类在更广泛领域实现平等、合作关系,共同保护和建设地球家园。

一个多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他的关于人类文明的学说和人的解放的学说,对我们研究环境文明,转变人的价值观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马克思说:“文明如果是自发地发展,而不是自觉地发展,留给自己的则是荒漠。”和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其他事物一样,环境文明要从“自发地发展”走向“自觉地发展”,必须对全社会公众进行经常的环境教育,增强环境意识,转变传统观念,走出环境误区,建立起新的道德和价值标准,即不再把自然生态环境看作是被人类随意盘剥和利用的对象。这是我们研究环境文明的出发点。自然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自然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对环境的有效保护的问题。建设环境文明,对人类自身发展有益,现在人类已经跨入环境文明时代的门槛。我们可以预料,在建设环境文明前进道路上,还会出现曲折和需要付出许多艰辛,这是在所难免的。人类追求环境文明是时代发展的大趋势。环境文明之光将照耀着整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