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传树参加市科社学会理论研讨会

发布者:大卫发布时间:2009-11-13浏览次数:28

10月12,上海市科社学会与中共普陀区委党校联合举办了“新中国六十年:国际地位的变化”理论研讨会,来自本市高校、党校及科研院所30余名学者参加了会议。国外社会主义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轩传树与会,并以“如何解读境外热议新中国60年”为题作了大会发言。他综合分析了境外尤其是西方媒体、政要、学者等关于中国发展的主要观点和几种倾向,认为现在境外关注中国的焦点不再是中国能否崛起,而是已经或正在崛起的中国将会对世界秩序和文明格局产生怎样的影响。各种言论,折射出他们对中国崛起的爱恨情仇,其间充满了肯定、赞赏和艳羡,当然也伴随着某些自恃、傲慢与恐惧。学者、媒体、政要之间之所以出现不同观点和态度,是由于他们基于不同立场和目的;而西方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以及转型国家关注中国基于不同的心态和需要,所以其侧重点也不一样。但是,总的来看,持肯定观点的,主要是基于中国积累的财富、政府的控制力、看上去稳健的金融体系、民众的储蓄率、大城市的日益现代化等现实成就;质疑中国的人们,主要是关注城乡差距、中国对进出口的严重依赖,以及在民主和人权等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而相对辩证性分析的人们,主要是联系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历史进程并进行比较,从而得出“中国模式”对于发展国家更具吸引力这一判断。面对诸多议论,我们需要做出理性回应。一是我们的成就是如何取得的,或者说成功背后的基本经验是什么。二是我们能否解决这些“现实问题”以及如何解决。三是“中国模式”在中华民族独立复兴过程具有怎样的历史方位,以及它之于后发国家的发展道路、现代化、社会主义事业乃至人类文明进程具有什么独特贡献,又具有哪些不足。如果说60年尤其是近30年来的成功实践已经解决了第一个问题,并以经济社会巨大进步的事实初步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可行性、合理性和必要性,那么,现在我们迫切需要弄清楚而且也只有弄清楚后两个问题,我们才能在未来的道路上走得更为坚定、稳妥而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