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涛《墨尔本图书馆与城市环保的互动之道》

发布者:张涛发布时间:2013-10-10浏览次数:75

墨尔本是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的首府,全国第二大城市,是闻名世界的“花园之都”,也是南半球金融、文化中心之一。2002年至今,墨尔本一直荣膺《经济学人》杂志社授予的“世界宜居城市”称号,在2008年还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可的“文学之都”。

对于爱好旅游的中国人来说,墨尔本已经算不上是陌生了。成群结队的中国游客去澳大利亚采风,总会在墨尔本逗留半天或一天,皇家植物园、圣派翠克大教堂、库克船长小屋、维多利亚女王市场都留下了国人的足迹,无论是在雅拉河畔徜徉或是去菲利普岛看企鹅,都让人有一番别样的体验。不过,真要好生品味这座城市的精神,还需要有较为深入的接触才行。对于时间并不那么充裕的旅人来说,能抽时间享用一下墨尔本的公共文化服务也是不错的选择,比如——墨尔本的图书馆。

图书馆里的Power-mate

当走进任何一家墨尔本市内的公共图书馆,你能借到的并不仅是书、杂志、报纸,也不仅是CD、影碟,你还能把那个名为Power-mate的玩意儿带回家。

Power-mate,它主要由一个测量电压、电流与功率的手持仪表构成,体积不大,手持可用。 Power-mate的作用在于,它可与任何正在使用中的电子设备相连,进而显示该设备这一时刻的能源消耗。Power-mate的灵敏度很高,能够显示的电流单位精确到1毫安,功率则精确到0.1瓦,并且能够计算出连接设备的每小时、每季度乃至每年的能源消耗成本。其显示界面很友好,易于操作。

有趣的是,Power-mate还可以将能耗转换为可能排放的温室气体量,给使用者直观的感受。

想一想,当你沉迷在手持电脑的游戏世界中时,忽然有一个叫做Power-mate的电子图书馆员走到你身边说:“您好,您已经排放nCO2!”

事实上,墨尔本公共图书馆正是要借助科技的力量,让环保意识彻底融入生活。

今天这个时代,人们习以为常地使用电子设备,却并不知道它们对环境产生多大的影响。墨尔本图书馆引入Power-mate作为馆藏,意在提醒读者留意自己的能源消耗,提起环保警示。

Power-mate刚进入墨尔本图书馆的时候,只有7台可供注册用户外借使用,注册用户需在网上预约,外借期限为7天。现在,墨尔本图书馆的各个分馆拥有的Power-mate总数已经达到15台,借出时间也缩短为2天,可见其受欢迎程度。早些年,图书馆在网站上还上传了Power-mate的使用技巧,以便于借用者迅速掌握。不同型号的Power-mate造价约在160-320澳元之间,也只有从图书馆借用才比较划算。

图书馆与城市的环保互动

墨尔本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建设源远流长,同时在城市环保工作上也花费了很多心思,图书馆出借Power-mate只是举措之一。

墨尔本是一座热衷于环保的城市。就在几个月前,数百位号称是自然主义者的墨尔本市民赤身裸体骑车上街宣传环保,黄色和白色的肌肤上彩绘着各式图案和宣传口号,呼吁人们建设更加清洁、健康、绿色的世界,吸引了不少眼球。这项名为“裸骑”(Naked Bike Ride)的活动发起于2004年,很快在世界各国流行开来,在墨尔本就有一大批热情坚定的拥趸。墨尔本人对环保的热衷,是与这座城市的整体氛围分不开的。

至于墨尔本的城市建筑,更是提倡绿色环保的典范。最著名的当属坐落于闹市区的墨尔本会展中心(MCEC),这幢建筑以其巧妙的设计构思和多维度的环保理念令人叹为观止。墨尔本市政办公2号楼(CH2)也是当地人引以为傲的一大奇观,其利用回收木材制作的百叶窗一般的建筑外立面会随着阳光的位移而开启或关闭,以调节室内光线,在高楼林立的市中心显得清新脱俗,相当醒目,被称作是“会呼吸的大楼”。这两座建筑都得到了澳大利亚绿色建筑协会的六星级认证。

墨尔本市内的图书馆馆舍与馆内设施,当然也是讲求绿色环保的。不过,墨尔本城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建设并未停留在建筑层面,也超越了维护公共卫生与大众健康的层面,墨尔本的图书馆不但在图书文献提供等基本服务方面加进环保元素,而且在更广泛的层面融入了当地环保工作的实践之中,反映出澳大利亚文化中强烈的环保意识。

墨尔本公共图书馆发挥其作为知识收集、整理、存储、传播、研究和服务的枢纽的作用,馆藏的采编与利用工作均渗透着环保理念。公共图书馆的各分馆都有自己的特色专藏,东墨尔本图书馆就以富藏贴近民众生活的环境资源文献著称,涉及房屋节能、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等主题。图书馆会不定期举办一些与环境问题相关的展览、讲座、表演、观影、研讨会、书友会等活动,还加入了“墨尔本城市体验计划”,这样就会有更多的社区居民来享受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并体验图书馆内无处不在的环保生活与休闲方式。这些都是墨尔本图书馆管理层与政府当局协调一致,为该馆制定相应的发展政策的结果,而将Power-mate这样的环保科技纳入馆藏范围,更成为一种立足本地文化的服务创新。

维多利亚州立图书馆也位于墨尔本市内,该馆制定了名为“ResourceSmart Strategy 2010-12”的详细环境管理规划,对全州公共图书馆的环保实践都有指导意义。隶属于大墨尔本地区西部的阿尔托纳(Altona)区图书馆虽然地理位置偏远,却建有一座环境资源中心,集中展示维多利亚州各个城市的环保措施与相关的地方历史文献,该馆所建的环境数据库收录有200万条数据,最早可追溯至1940年代。

图书馆的综合服务终端功能

墨尔本公共图书馆围绕着环保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服务活动,深刻地昭示出世界主流图书馆服务的发展方向。

信息时代的图书馆已不再只是借还图书的简朴场地,而是正在成为融多种文化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智慧型服务终端。在此背景下,世界大都市图书馆服务建设的总体趋势也向着集成化的方向迈进,在满足各个群体不同层次的多样化需求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除澳大利亚墨尔本以外,世界上不少国家或地区的图书馆均与所在城市之间保持了良好互动,积累了丰富的案例。

仍从城市环保的角度来看,随手可以举出很多例子:

如美国纽约皇后区南牙买加公共图书馆绿色建筑已投入使用多年,早在2000年就荣获了“世界地球日”十佳建筑奖。该建筑在采暖空调方面比同等规模普通建筑节能1/3,晴天时超过2/3的采光来自自然光,因此每年的运行费用会显著降低,节省下来的费用可用于为社区居民更好地服务。

今年6月,新加坡国家图书馆儿童图书部经过装修,变身成为一座充满奇幻色彩的“绿识小树屋”(My Tree House)。这是一座专为412岁孩童打造的绿色图书馆,其4.5万册藏书中不少都跟森林、动植物、气候、环境等绿色课题有关,比其他公共图书馆都要多,更妙的是,该馆大厅迎面就是一棵用3000个再循环塑料瓶建造的色彩缤纷的“知识树”,深得小朋友青睐。这些设计将图书部打造成一座充满乐趣的教育乐园,并因此赢得了新加坡建设局的绿色建筑标志白金奖。

台北市立图书馆北投分馆也是一座以绿建筑理念建造的图书馆。该馆坐落于大量植被覆盖的北投森林公园之中,以木结构为骨架,充分利用太阳能、自然光等清洁能源,是一座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社区图书馆。北投分馆还在馆藏文献、能效监测、志愿者培训、展览策划等方面制定绿色建设子计划,以促进城市环保工作的宣传推广。

世界各地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我们可以看出,在促进城市环保这一领域,图书馆能做的还真是不少。其实,又何止环保这一件事呢。19世纪以来,随着大学逐渐成为人类知识生产的主导力量,特别是1920世纪之交大学制度在全球范围内扩展开来,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化机构就不得不融入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当中,变得越来越需要直接面对不断增长的各式各样的生活需求,直接面对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种种挑战。公共图书馆的兴起与这一进程恰好是同步的。

公共图书馆虽然远离了严肃研究与知识创造的中心,却在普及文化、传播信息与满足百姓精神需求方面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公共图书馆与其他文化机构一样,都必须与其服务受众的发展水平相适应。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改变了图书文献传递和利用的方式,却改变不了公共图书馆作为民众服务的社会文化机构的性质,这一性质不但没有改变,反而得到了强化。

似乎可以这么说,任何一个地方的文明程度,都会在像公共图书馆这样的文化机构的发展程度上体现出来。

 

来源:《东方早报》2013108

(作者张涛为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