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社会引论》课题组召开专家咨询会

发布者:张衠、晓因供稿发布时间:2015-06-23浏览次数:77

 618,《信息社会引论(教材)》课题组召开专家咨询会。会议由课题组组长王世伟研究员主持。上海市信息中心总工程师陆小敏、上海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主任李安方、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副所长陈超、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信息学系教授范并思、上海市委宣传部文化改革办公室副主任曾原、上海社科院学科处张秀莉等专家学者及《信息社会引论》课题组成员参加会议。

《信息社会引论(教材)》负责人之一丁波涛副研究员介绍教材的构想和主要内容。他指出,编写《信息社会引论(教材)》既是作为上海社科院学科前沿的研究成果,又是信息所情报学专业的学科教材;目前来看,国内关于信息社会的研究主要是引介国外的研究成果,大多是从社会学研究视角出发。本教材的视角主要是从上海社科院作为国家级智库的定位出发,指导信息社会建设实践,体现最新的信息社会发展和研究现状,力争做到全和新的特点。

院学科处张秀莉就院学科理论前沿丛书(教材)编写宗旨和要求作了介绍。她介绍,本系列丛书(教材)由研究生院和学科科研处共同参与;编写宗旨是使其成为体现学科发展的重要品牌,重点关注学科研究的前沿性问题。她还介绍了第一次专家评审中提出的相关修改意见。

与会专家学者就教材的内容提出了进一步修改意见和建议。专家认为,本教材在结构上设计比较全面和客观,对读者和研究者有一定的启迪。未来修改中,可以进一步补充信息技术和信息经济的领域有争议的问题和见解,比如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和局限性等;在信息社会中民众的角色可以重点研究,体现出信息社会基于使用者的应用特点;可以从信息文明的角度归纳出信息社会未来的指向;信息传播也是信息社会中的重要问题,可以作为一个研究内容;各章的相同内容,有一些冗余,需要调整;在内涵外延要明确信息社会是跨越城市的概念,不一定要有地域性的内容;可以增加一些国外的最新研究内容等。

最后,王世伟研究员作了总结发言。他指出,一是关于定位,要再思考,要更好抓住制高点,学科前沿和教材特点要尽量结合;二是关于补充,概念之间联系需要进一步梳理,民众的角度、信息资源对社会和人的价值、关心人文社会等内容要增加。三是关于完善,要相对客观的介绍,尽量减少各章节的缝隙。他希望,本教材对信息社会学科长远研究有一定的启示。

专家咨询会后,课题组成员就修改意见进行讨论,统一思路,还确定时间节点,争取保质保量按时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