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波涛:为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插上信息化“翅膀”

发布者:丁波涛发布时间:2018-08-24浏览次数:49

为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插上信息化“翅膀”

放眼全球,发达国家在推进区域合作过程中,都将信息化合作作为重要抓手。早在上世纪90年代,欧洲为实施“申根协定”,围绕人口和商品自由流动需求建立了身份认证、出入境、健康、医疗、社保、安全等一系列跨国信息共享平台。近年来欧洲着力建立跨国家的产学研用合作体系,建设数字化单一市场。笔者认为,从当前区域合作目标和信息技术创新形势来看,长三角信息化合作有四个重点领域。

——建设高质量的一体化网络设施。网络通讯基础设施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支撑,网络设施的高速互联互通是区域信息化合作的前提条件。长三角三省一市已与中国电信等企业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未来四年将投入2000亿打造5G为引领的新一代网络信息化基础设施,今年将建成国内规模最大的5G试验网,明年率先在国内开展商用化试用,后年成为全国首批正式商用地区之一,届时长三角城市群将实现千兆到户全覆盖。同时,长三角还需要适应企业和人口跨区域流动需求,适应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产业跨区域布局需求,推进网络通讯服务的同城化:逐步降低异地通讯和网络服务的价格,最终实现“异地服务、本地价格”;探索电话号码、IP地址等网络资源的跨区域使用,做到企业搬家、电话号码不变,服务器搬家、IP地址不变。

——构筑高质量的一体化信息服务。互联网已成为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新空间,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关键是要促进支撑生产生活的各类信息服务平台提升质量、加快融合。在民生信息服务方面,要根据民众的同城化生活需求,以公共交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旅游、体育、养老、食品安全等为重点,构建互联互通的信息服务平台,实现老百姓异地生活“一卡通”“一网通”“一证通”。在生产性信息服务方面,要以工业互联网集群联动发展为引领,聚焦长三角优势产业,推进企业基于跨区域工业互联网开展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营管理、市场营销,实现区域生产要素和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新兴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

——打造高质量的一体化数字经济。长三角是全国数字经济的三大集聚地之一,上海的芯片制造、浙江的电子商务、江苏的电子信息、安徽的人工智能全国领先,未来这些产业要进一步发展壮大,必须以长三角为腹地进行区域扩张和全球辐射。同时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产业的价值链很长,不同环节的资源需求各异,上游的数据中心建设主要需要土地、电力、人力,中游的研发设计和生产制造主要需要技术、资金、人才,下游的应用和营销主要需要场景、信息、市场,任何一个地区都难以提供产业发展所需的全部要素,因此要通过区域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优化要素供给,建立数字经济发展必需的优质产业生态。

——营造高质量的一体化信息环境。促进长三角信息化合作,还需要加强信息安全、标准规范、政策法规等方面的对接与协作,变各地小环境为区域大环境,让数据、信息、知识在更广阔的空间中流动: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和信息安全保障的区域联动,促进安全信息共享、推动联合应急响应、建设异地灾备体系;建立区域信息化标准合作机制,以物联网、工业互联网、信息服务等领域为重点,联合开展相关标准规范的调研、制订、宣传和实施;推动信息化发展规划、政府数据开放、信息化人才培养、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合作,探索多地政府共同投资、共同推进、共同管理、共同受益的区域信息化项目建设机制。

“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同样,没有信息化也没有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聚焦高质量、聚力一体化”,让我们携手迎接机遇、应对挑战,共同迈向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合作发展的新阶段。

来源:《文汇报》2018年8月6

(作者丁波涛为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