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2021年,上海取得了两个“第一”。
1月20日,上海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上海市市长龚正表示,2021年上海市全市生产总值突破4万亿元,达到4.32万亿元,同比增长8.1%。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上海市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8027元,也位居全国首位。
当前世界仍处于新冠疫情笼罩之下,上海经济虽然也在不少方面承压,但依然实现了高质量发展,有何“秘诀”?
1月21日,澎湃新闻在世博中心专访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信息研究所所长、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王振。
“这个成绩是非常靓丽的,也是超预期的。在全世界范围内,作为一个城市的经济体体量超过4万亿元的并不多。这说明上海已进入世界上最发达的国际大都市之列。我对上海未来的发展趋势也比较乐观,上海还能向前进阶。”王振评论道。
澎湃新闻记者 江海啸 图
经济数字化加速,全面打造国际数字之都
在王振看来,上海之所以能够取得那么好的成绩,源于针对稳增长采取了一系列非常积极有效的举措,重点布局新赛道、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而上海新的经济增长动能和产业空间就是数字经济。如今,数字经济已成为上海重点布局的新赛道。
2021年初发布的《上海市“十四五”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首次将“数字化转型”单列一章,提出要着力营造智慧便利的数字生活,特别是在医疗、教育、养老、文化旅游等领域,要深化数字技术与民生服务领域融合创新。《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19-2035)》提出到2035年,上海数字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要达到80%以上。
2021年10月,《上海市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十四五”规划》明确了一个总体目标:到2025年,上海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取得显著成效,打造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数字化标杆城市,国际数字之都建设形成基本框架,为2035年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奠定坚实基础。
另一方面,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上海市于2021年7月制订了《上海市先进制造业发展“十四五”规划》。规划提出,上海将构建“3+6”的新型产业体系:一是发挥三大先导产业引领作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要加快落实三个“上海方案”,协同长三角建设世界级产业集群,到2025年,力争三大先导产业实现规模倍增。二是着力打造六大高端产业集群,发展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车、高端装备、先进材料、时尚消费品六大重点产业,推动制造向服务延伸,加强产业细分领域布局,促进产业集群化、生态化发展。
王振指出,“3+6”现代产业体系很大一部分都与数字经济有关,如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和电子信息产业等。从全国、乃至从全球来看,上海的战略布局都是领先的。上海不仅先行了一步,还有很好的综合配套优势。可以预见,这一领域不仅成为上海经济增长的新动能,也能够为未来的发展构筑新的制高点。
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步伐不断加快
当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地处核心区的上海大都市圈,日益成为关注焦点。上海大都市圈由上海及周边8个城市(苏、锡、常、通、甬、嘉、湖、舟)构成,面积约5.6万平方公里,承载了长三角三分之一的人口与二分之一的GDP。
2020年,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持续有序推进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科技部会同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同编制了《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发展规划》。
王振指出,首先,上海依托长三角,对数字技术创新和数字产业发展起到了引领的作用。其次,但若没有长三角周边地区的推广和应用,数字经济也难以发展壮大。正是因为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为上海发展数字经济提供了非常好的战略契机与广阔的空间。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和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联合发布《长三角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1)》(下称报告)指出,长三角抢抓数字经济变革时间窗口,2020年长三角数字经济规模占区域GDP比重约为44%,占全国数字经济规模总量约为28%。此外,在数字产业升级、数字基建、数字治理、数字贸易等多个维度,长三角地区均有不俗表现。
报告指出,长三角已经建成以电子器件、信息通信、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5G、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新兴数字产业领域的发展走在全国前列。长三角数字经济规模总量也取得新突破,2020年长三角数字经济总量达到10.83万亿元,比2019年高2.23万亿元,占长三角GDP规模总量的44.26%,比2019年高3.26个百分点。
王振补充说,上海领先的数字技术创新能力,可辐射延伸到长三角的其他区域;长三角也通过依托上海、与上海紧密合作,共同推动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未来长三角其他地区会与跟上海一样,数字经济会成为一个最重要的赛道与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所以,长三角各地区也需要跟上海更加紧密地合作,产生更大的合作效应。
来源:澎湃新闻2022-01-22 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