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主持召开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擘画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蓝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提出并实施以来,规划政策体系形成并不断完善,强劲活跃的增长极功能不断巩固提升。同时也要看到,许多深层次问题有待进一步破解。如何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新的重大突破,本期特邀有关专家学者进行研讨。
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王振:
深化创新链产业链跨区域合作
自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长三角区域充分发挥科技创新资源富集、科技创新实力强、制造业发达、对外开放程度高等诸多优势,勇当我国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特别是,三省一市聚力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集合区域科技力量,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共建区域科技创新共同体,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
共同打造科技创新共同体,加快提升科技创新策源能力。围绕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和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项目,三省一市共同制定《三省一市共建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行动方案(2022—2025年)》,并出台了联合攻关合作机制、重点任务揭榜办法、联合攻关计划实施办法等操作性很强的配套措施和政策。发挥上海张江、安徽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两心同创”优势,整合南京、杭州、苏州等地的科技创新资源,合作共建国家实验室和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共同搭建的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已集聚4万余台大型科学仪器、22台大科学装置、2377个服务机构和3180家科研基地。
深化创新链与产业链跨区域合作,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和现代化水平。针对创新链集聚上海、南京、杭州、合肥、苏州等中心城市,而产业链进一步向中小城市、内陆空间扩散的趋势,三省一市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跨区域融合,解决两链空间分离问题:通过合作创设制造业创新中心,进一步推动集聚在中心城市的创新链向周边地区、中小城市扩散;通过开放创新平台、提供创新券等积极措施,让各地企业可以低成本共享中心城市的创新资源;通过支持企业在中心城市建立研发中心、设计中心,促进其主动跨区域融合。发端于上海松江区的G60科创走廊,自2018年首届进博会以来扩容速度大大加快,跨区域合作更加丰富,已有苏州、嘉兴、杭州、湖州、金华、合肥、芜湖、宣城等8个城市加入。
面向未来,长三角区域要进一步跨区域、跨部门整合科技创新力量和优势资源,实现强强联合,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
一是协同推进创新特区建设。建议将已推行的基础研究特区、浦东新区等特殊经济功能区拓展到更多区域、更多科技创新领域,特别是在创新链与产业链跨区域融合的环节和领域,形成创新特区的群体优势、联动优势。例如,可在三省一市联合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创新链、合作共建重点产业链,建立由“链主”牵头的跨地区跨机构创新特区,“政产学研金”联动,共同推进、有效落地。在一些特殊的服务平台领域,例如国家级创新中心、超算中心、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要素交易平台等可考虑纳入创新特区范围,推动政策、信息共享,形成共振效应。
二是协同推进跨区域创新走廊建设。重点推进科创走廊建设,总结G60科创走廊的成功经验,向东进一步从上海的松江区拓展到闵行区和浦东新区,提升上海张江、安徽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对G60科创走廊的科创引领作用。推动长三角数字干线成型并形成强大带动效应,该数字干线经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沿G50高速公路一路到芜湖、南京、合肥,特别是位于青浦的华为研发中心,数字干线全面启用后将聚集更多科技创新人才。同时可考虑研究共建沪宁合科创走廊,该走廊连接上海、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京、滁州、合肥等科创活跃城市,具备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科创走廊的条件。
三是协同推进高水平开放创新。发挥长三角区域推进制度型开放的先行先试优势,推动开放与创新结合,主动融入全球创新链,共建国际合作交流平台,营造更具全球竞争力的创新生态,打造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枢纽。探索“联合出海”模式,在创新资源集聚的国家和地区,共享、共建一批海外孵化(创新)中心、国际联合实验室(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探索联合举办模式,充分发挥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世界互联网大会、世界制造业大会、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等平台的引领作用,打造全球高端科技人才集聚、交流与合作平台。探索联合引才模式,共享海外引才渠道,吸引集聚全球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
转载自经济日报